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介绍

发布者:beat365官方网站发布时间:2022-05-06浏览次数:2454

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点介绍

一、学科概念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一门综合性交叉学科,基于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与社会科学等学科,主要研究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发展规律,调控两者之间的物质、能量与信息的交换过程,寻求解决环境问题的途径和方法,以实现人类与环境系统的协调和持续发展。21世纪,人类社会面临复杂的发展与环境之间的矛盾以及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巨大环境压力,促使解决环境问题的知识需求和人才需求日趋增大,使得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将迎来蓬勃发展时期。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内涵将随着对环境问题研究的深入和对学科方法论的创新而日益丰富和完善,研究领域亦将随之不断深化与扩展。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专业学生主要学习高级环境化学、环境工程、生态系统生态学学、工程制图、环境生物学、现代环境监测技术、环境工程监理和环境影响评价等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外语、计算机技术及工程绘图、污染物监测和分析、工程设计、管理及规划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环境科学技术和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工程设计和管理规划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培养具备在环境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环境化学、现代监测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政府部门、规划部门、经济管理部门、环保部门、工矿企业、科研单位、学校等从事规划、设计、监理、评价、管理、教育和研究开发方面工作的环境学科高级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二、学科历史

    早在20世纪80年代,我校的环境与发展教研室,与甘肃省环科院一起开展了环境评价、城市规划与管理等实际工作。之后在地理系开设了环境规划与管理大专班。1998年成立环境科学系,2000年我校成为教育部环境教育中心。2004年获得环境科学专业硕士学位点,2009年通过了教育部全国环境科学与工程学学位点的合格评估,位列甘肃参评单位第二。2010年获得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同年获得环境工程专业硕士授权点。2013年环境科学与工程被评为甘肃省省级重点培育学科。

三、学科现状

    学院现有一个环境科学与工程系级单位,包括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两个本科专业(其中环境工程已评为学校的卓越工程师班)。一个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和一个环境工程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及环境科学与工程甘肃省重点(培育)学科。本硕士点校内依托于甘肃省湿地资源保护与产业发展工程中心、甘肃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甘肃省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重点实验室三个省级实验平台和教育部环境教育中心,校外与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研究所、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中国石油兰州石油化工研究中心,以及甘肃经纬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甘肃金桥水科技集团等18个企事业单位建立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我校的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获得了甘肃省教委“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单位”的称号。校企、校局联合、校内校外整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产学研结合,和用人单位一起培养了国家急需的高级环保人才。

    学位点凝聚了一批扎根甘肃、眼界开阔、思想活跃、踏实勤奋的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人员结构合理、实践指导经验丰富、工程管理能力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队伍。他们长期致力于环境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环境化学、现代监测技术及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等领域的研究及人才培养。先后承担并完成三十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获厅级以上奖励多项。专利多项,在Analytica Chimica Acta、Talanta等国内外权威刊物和重要会议发表论文400余篇。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居省内外同类专业前列。

四、学科方向

1.环境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

    本方向在环境恢复重建理论、技术与应用研究方面,以生态演替理论和生物多样性恢复为核心,注重生态学过程多层次时空优化调控的生态恢复、重建和生态监测研究,以及生态修复产品的开发,形成了与其它各行业优势互补的环境生态恢复与生态工程研究特色。在不同自然条件和污染环境下,多分支的科研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在环青海湖-祁连山地开展了近10年的“毒杂草型”高寒退化草地植被形成过程与机理研究,以及植被恢复技术研究,申报和获得了多项专利,为西部同类退化草地生态修复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为牧区生态环境恢复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相对湿润的林区研究森林生态系统历史演替动态、探讨群落发生发展与生态学过程的耦合机理、生物多样性恢复机理及技术,和重大工程下(高速公路建设等)路域森林生态系统的响应、探索出次生林生态恢复和经济林人工抚育的基本模式和技术体系;通过对干旱的荒漠、沙漠地区和盐碱地的生态退化过程及机理的长期研究,筛选出了优良固沙固土物种并与多功能的高分子新材料相结合的生态恢复和农业节水的新途径;针对城市和农村环境,选择典型地段研究其主要的环境问题和污染因子,揭示其污染规律,制定生态建造有关的规划管理和工程方案。近几年本方向与中科院寒旱所合作整合校内、院内资源,开展生态经济学研究,建立了生态经济学的学科体系和研究框架,解决了典型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迫切需要解决的可持续发展的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及其评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分析框架等问题。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地区和确保我国生态安全的关键地区,也是我国解决沙漠化、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的主战场,战略地位极为重要。开展和加强环境生态恢复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2. 环境化学

本方向依托西北师范大学的生物电化学与环境分析甘肃省重点实验室,以探讨化学污染物在各种环境中的分离和提取技术及其相关仪器的开发为研究内容。结合对西部地区大气环境、土壤环境、地表水中等有机物污染的检测、标准和处理方法的研发,开展多相光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污染物研究及其应用、动注射在线分析技术(FIA)及其与化学发光分析技术相结合的研究、卟啉及氮杂环化合物在环境监测、污水净化中的应用研究。近年来开展的生物/化学传感器的智能化与集成化研制和应用研究,课题组采用微加工技术、纳米技术和芯片技术等多种技术已研制出简单、便宜、无现场维护的新型污染物检测传感装置,各种便携式生物/化学传感器。本方向正在为检测自动化系统的研制,推进生物/化学传感器市场化、商品化的进程努力。已在J. Phys. Chem. C、J.Mol.Struct.Theochem、 Bioelectrochemistry.等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专利多项,部分成果处于国际国内领先水平。

3、现代监测技术方法及废弃物资源化工程

本方向在国家质检总局科研基金“固相微萃取技术在检验检疫食品农、兽药残留分析中的标准化研究”、“ISO/AWI25157-Oil of rose,Chinese type”等项目的支持下,以现代分析技术为平台,针对我省水体、土壤的农药、重金属污染和大气有机物污染等情况,尤其对公众关心的环境激素,重金属污染物,农药残留等建立准确、快速的检测和确证方法;针对以上各种不同环境介质污染,分别研究LC/MS-MS和LC、GC和GC/MS-MS的检测分析方法和建立PM10,PM2.5,PM1气体溶胶的检测分析方法,制定其国际国内标准;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环境评价和进出口管理的决策依据。本方向的特色和优势还在于拥有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检测仪器100多台套及4000平方米的标准实验场所。以周围为团队带头人的甘肃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综合技术中心的实验分析能力居西北6省区之首,国家质检总局局领导、省市领导曾多次参观指导并给予肯定,是培养高层研究次人才的理想场所。本方向另一研究团队依托甘肃省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针对甘肃省特色植物资源,开发农产品废弃物转化利用关键技术、环保等材料并进行产业化。已经形成稳定的特色植物及废弃物资源化工程的研究特色。该团队在对某些特色植物有效成分制品及其活性机理(如化学结构、药理学、毒理学等)的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开发分离提取设备及其技术;设计制品绿色化的全套生产工艺,工艺流程和产品质量保障等,并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制定了建议企业质量标准,为制品的工业化生产提供技术集成。现已完成利用马铃薯茎叶废弃物生产高纯度茄尼醇的技术研究、兰州市农村蔬菜废弃物的开发应用研究、番茄籽渣的开发利用、葡萄酒工业废渣的开发应用等工作,申请相关产品专利十多项。研究团队负责人张继研究员获得了中国科协西部开发突出贡献奖等多次殊荣。

4、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本方向研究人员长期从事寒区旱区人地关系发展过程和机理研究,以及基于现代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域发展规划管理研究,突出解决典型内陆河流域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建设、西北民族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人—水—地相互作用关系和流域综合管理等问题。本研究方向有较为深厚的研究积淀,20世纪50年代以来,一批老先生先后主持完成了“河西综合开发规划”,“甘肃与青海等地农业综合区划”、“黄土高原地区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和系列制图研究——1:50万土地利用图兰州幅”等。这些工作为本方向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本方向已经在内陆河流域人地关系机理、流域综合管理、西北民族地区可持续发展、寒旱区域城镇化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学术影响,并将进一步紧密结合国家和地方需求,选择祁连山、陇东黄土高原、兰州等若干典型案例,深入开展寒旱区环境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研究,为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本研究方向培养的人才对促进和服务西北区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5、环境污染综合防治规划

以我校联合培养基地甘肃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的研发团队为主。环科院是甘肃省环保厅直属的公益性科研事业单位,是集环境科研、工程技术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及咨询、环境管理为一体的省内一流的综合性环保科研机构。在环境基础科学研究和环境管理软科学研究方面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人才优势,近年来,共完成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100余项,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奖3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30余项。拥有万元以上国内外先进的仪器设备69套,其中包括色质联用仪(GC-MS),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和超临界CO2萃取设备、X荧光仪、TS-IIA系留探空系统等。实验设备齐全,技术力量雄厚,具备环境监测、分析化验及环境技术开发的能力。完成了甘肃省“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党河流域敦煌盆地国家级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规划、甘肃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前期课题研究项目-环境容量评价研究、甘肃省重金属污染防治规划、中国四川地震灾后重建风险管理计划-环境风险规划和示范村环境示范建设子项目、全国二恶英重点排放行业更新调查、省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十二五”污染防治规划、甘肃省污染物总量减排规划、平凉市生态示范区规划、甘肃省天水市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玛曲县生态文明规划报告中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设计及建设规划专题、甘肃省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环境影响评估等近百余项有关生态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相关的规划课题,具有较强的环保规划及相关科研攻关能力。以卢子扬、乔世俊、葛建团和管东红多代方向带头人的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团队在环境保护工作的历史性转变过程中,抢抓机遇,应对挑战,集中力量在重金属污染综合整治、重点流域和区域污染防治,全面推动黄河中上游流域水污染防治,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的科技重大专项、“十三五”甘肃省环境污染综合治理规划的全面实施积极地开展工作,为欠发达地区环境污染防治规划人才培养做出了贡献。  

五、自身特色

本学位点所在的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是学校首批环境工程卓越工程师班本科教学单位,学校学院重视实验室和实践条件建设,评聘二十多位有实践经验的校外导师,实施独具特色的办学模式,体现在:1)按照岗位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强化人才培养的理论素养和职业技能养成;2)和基地合作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学校、基地和学生三方多赢;3)以管促建,通过学生及用人单位的问卷调查,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加强薄弱环节管理,不断促进学位点建设;4)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理念促进学科建设,不拘一格提升教育质量把好人才出口。

六、发展思路

西北师范大学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等关于加快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相关政策,根据地方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相关专业的人才需求,立足于学校教学和省内联合培养基地的资源条件,凝练办学思路、制定人才培养目标、强化经费、场地等资源配置,不断地完善环境工程专业硕士的各项培养工作。

多年的教学和管理经验使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和用人单位一起培养他们需要的人,是环境学科硕士学位点培养合格的社会建设者的最佳模式和办学特色所在。因此,本专业的建设思路、目标定位和办学方针,主要围绕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培养到什么程度?等问题将开展以下重点工作:(1)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共同组成教师团队,学校发挥理论教学优势,企业等基地发挥实践指导优势,以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创新实践能力的环境科学与工程急需专业人才;(2)由学校和用人单位协同建设实验实践平台,利用学校的实验平台培养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利用企业的实践基地锻造学生的实战能力,进一步夯实学生适应创新性工作岗位的能力;(3)组织校内教师、外聘导师和学生共同协商制定教学计划、挑选授课教材,根据学生未来岗位角色的知识技能需要,安排各项教学、实践活动,明确教什么?如何教?等问题,以"德能服人,技能压人"为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4)保持与时俱进的育人理念,紧紧把握国家的环境产业导向、环境相关产业的转型动态,柔性优化教学环节、培养过程,实现学生专业培养和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5)以“学有所长、术有专攻”为目标,在了解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按照学生未来的就业喜好和自身潜质,为每位学生量身定做职业发展规划,以期提高学生培养的回馈率。

甘肃经济发展具有受制于地域的自然环境严酷薄弱的特点,我校环境学科发挥依靠社会资源办学政策,采用校企校局校校校院合作,资源共享的途径,实现学校企业学生三方共赢多赢,助推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为环保行业不同岗位的急需人才,既要解决个人和家庭之忧,为企业提供技术人才支持,增加社会经济效益。也要为本专业凝练学科方向、增强师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丰富实验训练平台积累丰富实战经验。其最终目标是在学校、导师、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把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培养成为能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

在学校、教师、实践基地和用人单位的共同努力下,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生的培养取得了理想效果。学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达到95%以上,毕业生适应行政事业、企业管理、实验和生产等工作的能力较强,许多学生工作不到两年已经成为单位的业务骨干。用人单位对我校环境专业的办学定位、培养目标等认可度较高;大部分学生对环境专业的课程设置、实验实践环节、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过程较为满意。

七、发展目标

     环境科学与工程是新兴的、充满活力的综合性和交叉性领域,正处于蓬勃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恶化、资源匮乏、能源危机等一系列人与环境之间的矛盾愈加突出,环境问题的不断变化以及诸多新的环境问题出现,环境学科领域将随着对环境问题的深入和对学科方法论的创新而不断深化与拓展。环境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的发展着力实现:

1、人才培养目标:满足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建设需要的创新型、复合型和技能型人才。即培养具有坚实的基础理论、深入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掌握解决环境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管理手段的高层次环境领域的专业技术人才。在培养方案的落实过程中,和企业行业或科研院所一起,共同担起学生专业素养的培养重任,使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具备作为行业人的综合技能:1)专业技能。要求学生系统掌握环境工程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对环境工程某一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应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熟练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实验方法;具有独立从事环境科学与工程某一研究方向的开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能力。2)可迁移性技能。为人热情、做事态度端正、有耐心、适应力强等。3)管理性技能。具备一定的沟通力、协调力、解决问题能力、统驭力、决策和执行力等。

2、课程体系建设:依据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特点构建课程体系,设置了学位课(公共课、专业课)、非学位课(选修课)、实践课(学术活动、科研教学实践、社会实践)等3种课程体系。在综合考虑学生的学源结构、学科特色和实验条件的前提下开设了24门非学位选修课,注重强化学生环境学科基础理论和基础工程技能。在充分考查未来3-5年行业的实际需求和发展动态的基础上,结合实践基地的特色,每个专业方向设置1-2门与环境监测、环境评价、水处理工程等相关的实践课程,由导师的项目资助学生按照要求进行必要的科研教学实践和社会实践科目,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技能。学院和导师每年安排必要的经费资助研究生参加省内外学术活动,学校和学院经常性开展学术讲座活动,学院每年举行一次研究生学术活动月活动,为研究生提供了便利的学术活动条件,以提高研究生的学术水平和交流能力。

3、支撑条件建设:师资队伍:根据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硕士的培养目标,建设了一支具有较强研发能力及实践指导能力的导师队伍。为了保障研究生的培养质量,制定并实施严格的导师评聘制度。校内导师的评聘注重考查其科研能力和理论学术水平,与企事业单位的合作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校外导师的评聘,首先考查其为学校无偿服务的积极性、所涉及领域是否是环保行业急需,其次考虑其专业技术职称和行政职务,重点倾向在某一领域具有相应专业技术水平、组织管理经验和资源条件,具有指导研究生能力的科研院所、环境相关企业人员。为了加强外聘导师的动态管理,定期召集校内外导师座谈会,促进双方工作的开展。通过规范化评聘和管理,为环境专业硕士点打造和培养一支学历层次高、学术造诣深、人员结构合理、实践指导经验丰富、工程管理能力较强的优秀中青年教师队伍。

实验实践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学院培育了一批优秀的实践基地,其中甘肃省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实验中心首批被甘肃省教育厅评为“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校内外实践基地的建设全面提升了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了由学生向职业人的转变,对毕业生顺利就业起到了决定性作用。环境专业硕士学位点今后的发展仍然建立在依托校内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和省内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基础上,维护好和行政事业单位、企业、科研院合作的实践基地,是学位点建设的重中之重。

4、组织管理建设:落实好以分管副院长、研究生秘书和点长的三级负责制。严格执行好教学管理制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分类考核评价制度和学生奖助政策和权益保障制度等系列制度。以管理促进学位点建设,及时解决研究生培养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再上新水平。